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19/06/24
	
宏德雨在此提示面临重新认定的各企业:需注意,领域的变化。
	
 
我们知道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》中规定的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包括:电子信息、生物与新医药、航空航天、新材料、高技术服、新能源与节能、资源与环境、先进制造与自动化。在2016年新出台的高新企业认定管理办法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》中,对八大领域部分做了一些调整,希望企业们看到这篇对于领域详细的新旧对比,能对您企业的重新认定有所帮助,不要因为不了解领域的变化而错失了认定的时间。
	
 
如有不清楚、需要了解具体领域问题的可以致电132 6713 8788咨询我们,我们会给您提供最专业的服务。
	
 
	
| 原高新技术领域 | 调整后的高新技术领域 | 
| 一、电子信息技术 | 一、电子信息 | 
| (一)软件 | (一)软件 | 
| 1、系统软件 | 1.基础软件 | 
| 2、支撑软件 | 2.嵌入式软件 | 
| 3、中间件软件 | 3.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| 
| 4、嵌入式软件 | 4.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| 
| 5、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| 5.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| 
| 6、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| 6.地理信息系统(GIS)软件 | 
| 7、图形和图像软件 | 7.电子商务软件 | 
| 8、金融信息化软件 | 8.电子政务软件 | 
| 9、地理信息系统 | 9.企业管理软件 | 
| 10、电子商务软件 | 10.物联网应用软件 | 
| 11、电子政务软件 | 11.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| 
| 12、企业管理软件 | 12.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| 
| 
 | 
 | 
| (二)微电子技术 | (二)微电子技术 | 
| 1、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| 1.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| 
| 2、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| 2.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| 
| 3、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| 3.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| 
| 4、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| 4.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| 
| 5、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 | 5.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| 
| 6、集成光电子器件技术 | 6.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、制造与工艺技术 | 
| 
 | 
 | 
| (三)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| (三)计算机产品及其网络应用技术 | 
| 1、计算机及终端技术 | 1.计算机及终端技术与制造技术 | 
| 2、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技术 | 2.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| 
| 3、网络技术 | 3.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| 
| 4、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| 4.网络应用技术 | 
| 5、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| 
 | 
| 6、传感器网络节点、软件和系统 | 
 | 
| 
 | 
 | 
| (四)通信技术 | (四)通信技术 | 
| 1、光传输技术 | 1.通信网络技术 | 
| 2、小型接入设备技术 | 2.光传输系统技术 | 
| 3、无线接入技术 | 3.有线宽带接入系统技术 | 
| 4、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技术 | 4.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| 
| 5、软交换和VoIP系统 | 5.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技术 | 
| 6、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| 6.卫星通信系统技术 | 
| 7、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| 7.微波通信系统技术 | 
| 
 | 8.物联网设备、部件及组网技术 | 
| 
 | 9.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 | 
| 
 | 10.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| 
| 
 | 
 | 
| (五) 广播电视技术 | (五) 广播影视技术 | 
| 1、演播室设备技术 | 1.广播电视节且采编播系统技术 | 
| 2、交互信息处理系统 | 2.广播电视业务集成与支撑系统技术 | 
| 3、信息保护系统 | 3.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| 
| 4、数字地面电视技术 | 4.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| 
| 5、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| 5.广播电视监测监管、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技术 | 
| 6、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 | 6.数字电影系统技术 | 
| 7、光发射、接收技术 | 7.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| 
| 8、电台、电视台自动化技术 | 8.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| 
| 9、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| 9.音响、光盘技术 | 
| 10、IPTV技术 | 
 | 
| 11、高端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| 
 | 
| 
 | 
 | 
| (六)新型电子元器件 | (六)新型电子元器件 | 
| 1、半导体发光技术 | 1.半导体发光技术 | 
| 2、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技术 | 2.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 | 
| 3、片式半导体器件技术 | 3.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| 
| 4、中高档机电组件技术 | 4.专用特种器件 | 
| 
 | 5.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| 
| 
 | 6.中高档机电组件 | 
| 
 | 7.平板显示器件 | 
| 
 | 
 | 
| (七)信息安全技术 | (七)信息安全技术 | 
| 1、安全测评类 | 1.密码技术 | 
| 2、安全管理类 | 2.认证投权技术 | 
| 3、安全应用类 | 3.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| 
| 4、安全基础类 | 4.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| 
| 5、网络安全类 | 5.安全保密技术 | 
| 6、专用安全类 | 6.安全测评技术 | 
| 
 | 7.安全管理技术 | 
| 
 | 8.应用安全技术 | 
| 
 | 
 | 
| (八)智能交通技术 | (八)智能交通和轨道交通技术 | 
| 1、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 | 1.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| 
| 2、交通基础信息采集、处理设备及相关软件技术 | 2.交通基础信息采集、处理技术 | 
| 3、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技术 | 3.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 | 
| 4、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技术 | 4.车、船载电子设备技术 | 
| 
 | 5.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| 
| 
 | 6.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| 
| 
 | 
 | 
| 二、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| 二、生物与新医药 | 
| (一)医药生物技术 | (一)医药生物技术 | 
| 1、新型疫苗 | 1.新型疫苗 | 
| 2、基因工程药物 | 2.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| 
| 3、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| 3.快速生物检测技术 | 
| 4、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与检测试剂 | 4.生物大分子类药物研发技术 | 
| 5、蛋白质/多肽/核酸类药物 | 5.天然药物生物合成制备技术 | 
| 6、生物芯片 | 6.生物分离介质、试剂、装置及相关检测技术 | 
| 7、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| 
 | 
| 8、生物分离、装置、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 | 
 | 
| 9、新生物技术 | 
 | 
| 
 | 
 | 
| (二)中药、天然药物 | (二)中药、天然药物 | 
| 1、创新药物 | 1.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 | 
| 2、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| 2.创新药物研发技术 | 
| 3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| 3.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 | 
| 
 | 4.中药质控及有害物质检测技术 | 
| 
 | 
 | 
| (三)化学药 | (三)化学药研发技术 | 
| 1、创新药物 | 1.创新药物技术 | 
| 2、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| 2.手性药物创制技术 | 
| 3、抗肿瘤药物 | 3.晶型药物创制技术 | 
| 4、抗感染药物(包括抗细菌、抗真菌、抗原虫药等) | 4.国家基本药物生产技术 | 
| 5、老年病治疗药物 | 5.国家基本药物原料药和重要中间体的技术 | 
| 6、精神神经系统药物 | 
 | 
| 7、计划生育药物 | 
 | 
| 8、重大传染病治疗药物 | 
 | 
| 9、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 | 
 | 
| 10、罕见病用药(Orphan Drugs) 及诊断用药 | 
 | 
| 11、手性药物和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| 
 | 
| 
 | 
 | 
| (四)新剂型及制剂技术 | (四)药物新剂型与制剂创制技术 | 
| 1、缓、控、速释制剂技术一一固体、液体及复方 | 1.创新制剂技术 | 
| 2、靶向给药系统 | 2.新型给药制剂技术 | 
| 3、给药新技术及药物新剂型 | 3.制剂新辅料开发及生产技术 | 
| 4、制剂新辅料 | 4.制药装备技术 | 
| 
 | 
 | 
| (五)医疗仪器技术、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| (五) 医疗仪器、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| 
| 1、医学影像技术 | 1.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| 
| 2、治疗、急救及康复技术 | 2.新型治疗、急救与康复技术 | 
| 3、电生理检测、监护技术 | 3.新型电生理检测和监护技术 | 
| 4、医学检验技术 | 4.医学检验技术及新设备 | 
| 5、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的软件 | 5.医学专用网络新型软件 | 
| 
 | 6.医用探测及射线计量检测技术 | 
| 
 | 
 | 
| (六)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| (六)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| 
| 1、生物催化技术 | 1.高效工业酶制备与生物催化技术 | 
| 2、微生物发酵新技术 | 2.微生物发酵技术 | 
| 3、新型、高效工业酶制剂 | 3.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| 
| 4、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| 4.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| 
| 5、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| 5.食品安全生产与评价技术 | 
| 6、功能性食品及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| 6.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| 
| 
 | 
 | 
| (七)现代农业技术 | (七)农业生物技术 | 
| 1、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| 1.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| 
| 2、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| 2.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| 
| 3、重大农林植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| 3.重大农林生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| 
| 4、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| 4.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| 
| 5、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| 5.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 | 
| 6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节水农业 | 
 | 
| 7、农业生物技术 | 
 | 
| 
 | 
 | 
| 三、航空航天技术 | 三、航空航天 | 
| 1、民用飞机技术 | (一)航空技术 | 
| 2、空中管制系统 | 1.飞行器 | 
| 3、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行保障系统 | 2.飞行器动力技术 | 
| 4、卫星通信应用系统 | 3.飞行器系统技术 | 
| 5、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 | 4.飞行器制造与材料技术 | 
| 
 | 5.空中管制技术 | 
| 
 | 6.民航及通用航空运行保障技术 | 
| 
 | 
 | 
| 
 | (二)航天技术 | 
| 
 | 1.卫星总体技术 | 
| 
 | 2.运载火箭技术 | 
| 
 | 3.卫星平台技术 | 
| 
 | 4.卫星有效载荷技术 | 
| 
 | 5.航天测控技术 | 
| 
 | 6.航天电子与航天材料制造技术 | 
| 
 | 7.先进航天动力设计技术 | 
| 
 | 8.卫星应用技术 | 
| 
 | 
 | 
| 四、新材料技术 | 四、新材料 | 
| (一)金属材料 | (一)金属材料 | 
| 1、铝、镁、钛轻合金材料深加工技术 | 1.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| 
| 2、高性能金属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产技术 | 2.铝、铜、镁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 | 
| 3、超细及纳米粉体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艺技术 | 3.稀有、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| 
| 4、低成本、商性能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 | 4.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| 
| 5、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制造技术 | 5.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| 
| 6、半导体材料生产技术 | 6.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| 
| 7、低成本超导材料实用化技术 | 7.电工、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| 
| 8、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 | 8.超导、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| 
| 9、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| 
 | 
| 10、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先进制备、加工和成型技术 | 
 | 
| 
 | 
 | 
| (二)无机非金属材料 | (二)无机非金属材料 | 
| 1、高性能结构陶瓷强化增韧技术 | 1.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 | 
| 2、高性能功能陶瓷制造技术 | 2.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| 
| 3、人工晶体生长技术 | 3.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| 
| 4、功能玻璃制造技术 | 4.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| 
| 5、节能与环保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技术 | 5.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技术 | 
| 
 | 
 | 
| (三)高分子材料 | (三)高分子材料 | 
| 1、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的制备技术 | 1.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| 
| 2、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| 2.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| 
| 3、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、高性能化技术 | 3.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| 
| 4、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 | 4.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| 
| 5、新型纤维材料 | 5.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循环再利用技术 | 
| 6、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 | 6.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 | 
| 及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 | 
 | 
| 7、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 | 
 | 
| 
 | 
 | 
| (四)生物医用材料 | (四)生物医用材料 | 
| 1、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| 1.介入治疗器具材料制备技术 | 
| 2、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| 2.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制备技术 | 
| 3、骨科内置物 | 3.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| 
| 4、口腔材料 | 4.口腔材料制备技术 | 
| 5、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| 5.组织工程用材料制备技术 | 
| 6、载体材料、控释系统用材料 | 6.新型敷料和止血材料制备技术 | 
| 7、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| 7.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| 
| 
 | 8.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| 
| 
 | 
 | 
| (五)精细化学品 | (五)精细和专用化学品 | 
| 1、电子化学品 | 1.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| 
| 2、新型催化剂技术 | 2.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| 
| 3、新型橡塑助剂技术 | 3.超细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| 
| 4、超细功能材料技术 | 4.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| 
| 5、功能精细化学品 | 
 | 
| 
 | 
 | 
| 
 | (六) 与文化艺术产业相关的新材料 | 
| 
 | 1.文化载体和介质新材料制备技术 | 
| 
 | 2.艺术专用新材料制备技术 | 
| 
 | 3.影视场景和舞台专用新材料的加工生产技术 | 
| 
 | 4.文化产品印刷新材料制备技术 | 
| 
 | 5.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 | 
| 
 | 
 | 
| 五、高技术服务业 | 五、高技术服务 | 
| 1、共性技术 | (一)研发与设计服务 | 
| 2、现代物流 | 1.研发服务 | 
| 3、集成电路 | 2.设计服务 | 
| 4、业务流程外包(BPO) | (二)检验检测认证与标准服务 | 
| 5、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| 1.检验检测认证技术 | 
| 6、公共服务 | 2.标准化服务技术 | 
| 7、技术咨询服务 | (三)信息技术服务 | 
| 8、精密复杂模具设计 | 1.云计算服务技术 | 
| 9、生物医药技术 | 2.数据服务技术 | 
| 10、工业设计 | 3.其他信息服务技术 | 
| 
 | (四)高技术专业化服务 | 
| 
 | (五)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服务 | 
| 
 | (六)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 | 
| 
 | 1.电子商务技术 | 
| 
 | 2.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| 
| 
 | (七)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 | 
| 
 | 1.智慧城市服务支撑技术 | 
| 
 | 2.互联网教育 | 
| 
 | 3.健康管理 | 
| 
 | 4.现代体育服务支撑技术 | 
| 
 | (八)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| 
| 
 | 1.创作、设计与制作技术 | 
| 
 | 2.传播与展示技术 | 
| 
 | 3.文化遗产发现与再利用技术 | 
| 
 | 4.运营与管理技术 | 
| 
 | 
 | 
| 六、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| 六、新能源与节能 | 
| (一)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 | (一)可再生清洁能源 | 
| 1、太阳能 | 1.太阳能 | 
| 2、风能 | 2.风能 | 
| 3、生物质能 | 3.生物质能 | 
| 4、地热能利用 | 4.地热能、海洋能及运动能 | 
| 
 | 
 | 
| (二)核能及氢能 | (二)核能及氢能 | 
| 1、核能技术 | 1.核能 | 
| 2、氢能技术 | 2.氢能 | 
| 
 | 
 | 
| (三)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| (三)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| 
| 1、新型动力电池(组)、高性能电池(组) | 1.高性能绿色电池(组)技术 | 
| 2、燃料电池、热电转换技术 | 2.新型动力电池(组)与储能电池技术 | 
| 
 | 3.燃料电池技术 | 
| 
 | 4.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| 
| 
 | 
 | 
| (四)高效节能技术 | (四)高效节能技术 | 
| 1、钢铁企业低热值煤气发电技术 | 1.工业节能技术 | 
| 2、蓄热式燃烧技术 | 2.能量收利用技术 | 
| 3、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| 3.蓄热式燃烧技术 | 
| 4、废弃燃气发电技术 | 4.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| 
| 5、蒸汽余压、余热、余能回收利用技术 | 5.高温热泵技术 | 
| 6、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| 6.建筑节能技术 | 
| 7、高泵热泵技术 | 7.能源系统管理、优化与控制技术 | 
| 8、蓄冷蓄热技术 | 8.节能监测技术 | 
| 9、能源系统管理、优化与控制技术 | 
 | 
| 10、节能监测技术 | 
 | 
| 11、节能最检测与节能效果确认技术 | 
 | 
| 
 | 
 | 
| 七、资源与环境技术 | 七、资源与环境 | 
| (一)水污染控制技术 | (一)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| 
| 1、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| 1.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| 
| 2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| 2.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| 
| 3、城市和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技术 | 3.农业水污染控制技术 | 
| 4、面源水污染的控制技术 | 4.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 | 
| 5、雨水、海水、苦咸水利用技术 | 5.节水与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| 
| 6、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| 6.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| 
| 
 | 
 | 
| (二)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| (二)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| 
| 1、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| 1.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| 
| 2、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| 2.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| 
| 3、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 | 3.工业炉窑污染防治技术 | 
| 4、局部环境空气质量提高与污染防治技术 | 4.工业有害废气控制技术 | 
| 5、其他重污染行业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| 5.有限空间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| 
| 
 | 
 | 
| (三)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| (三)固体度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 | 
| 1、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 | 1.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 | 
| 2、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| 2.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| 
| 3、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| 3.生活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| 
| 
 | 4.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| 
| 
 | 5.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| 
| 
 | 6.社会源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| 
| 
 | 
 | 
| (四)环境监测技术 | (四)物理性污染防治技术 | 
| 1、在线连续自动监测技术 | 1.噪声、振动污染防治技术 | 
| 2、应急监测技术 | 2.核与辐射安全防治技术 | 
| 3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| 
 | 
| 
 | 
 | 
| (五)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| (五)环境监测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| 
| 
 | 1.环境监测预警技术 | 
| 
 | 2.应急环境监测技术 | 
| 
 | 3.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| 
| 
 | 4.非常规污染物监测技术 | 
| 
 | 
 | 
| (六)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 | (六)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| 
| 1、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“零排放”关键技术 | 
 | 
| 2、污水和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技术 | 
 | 
| 3、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| 
 | 
| 4、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| 
 | 
| 
 | 
 | 
| (七)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| (七)清洁生产技术 | 
| 1、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、选矿技术 | 1.重污染行业生产过程中节水、减排及资源化关键技术 | 
| 2、共、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技术 | 2.消洁生产关键技术 | 
| 3、极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| 3.环保制造关键技术 | 
| 
 | 
 | 
| 
 | (八) 资源勘查、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技术 | 
| 
 | 1.资源勘查开采技术 | 
| 
 | 2.提高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、选矿技术 | 
| 
 | 3.伴生有价元素的分选提取技术 | 
| 
 | 4.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| 
| 
 | 5.放射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 | 
| 
 | 6.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| 
| 
 | 
 | 
| 八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| 八、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| 
| (一)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| (一)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| 
| 1、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 | 1.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 | 
| 2、可编程序控制器(PLC) | 2.嵌入式系统技术 | 
| 3、基于PC的控制系统 | 3.新一代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 | 
| 4、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| 4.制造执行系统(MES) 技术 | 
| 
 | 5.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 | 
| 
 | 
 | 
| 
 | (二) 安全生产技术 | 
| 
 | 1.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| 
| 
 | 2.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 | 
| 
 | 3.其它事故防治及处置技术 | 
| 
 | 
 | 
| (二)高性能、智能化仪器仪表 | (三)高性能、智能化仪器仪表 | 
| 1、新型自动化仪表技术 | 1.新型传感器 | 
| 2、面向行业的传感器技术 | 2.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 | 
| 3、新型传感器技术 | 3.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| 
| 4、科学分析仪器、检测仪器技术 | 4.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| 
| 5、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技术 | 5.微机电系统技术 | 
| 
 | 
 | 
| (三)先进制造技术 | (四)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 | 
| 1、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 | 1.高档数控装备与数控加工技术 | 
| 2、机器人技术 | 2.机器人 | 
| 3、激光加工技术 | 3.智能装备驱动控制技术 | 
| 4、电力电子技术 | 4.特种加工技术 | 
| 5、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技术 | 5.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相关技术 | 
| 
 | 6.增材制造技术 | 
| 
 | 7.高端装备再制造技术 | 
| 
 | 
 | 
| (四)新型机械 | (五)新型机械 | 
| 1、机械基础件及模具技术 | 1.机械基础件及制造技术 | 
| 2、通用机械和新型机械 | 2.通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| 
| 
 | 3.极端制造与专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| 
| 
 | 4.纺织及其他行业专用设备制造技术 | 
| 
 | 
 | 
| (五)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 | (六)电力系统与设备 | 
| 1、采用新型原理、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 | 1.发电与储能技术 | 
| 2、采用数字化、信息化技术,提高设 | 2.输电技术 | 
| 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技术 | 3.配电与用电技术 | 
| 3、电力系统应用软件 | 4.变电技术 | 
| 4、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 | 5.系统仿真与自动化技术 | 
| 
 | 
 | 
| (六)汽车行业相关技术 | (七)汽车及轨道车辆相关技术 | 
| 1、汽车发动机学部件技术 | 1.车用发动机及其相关技术 | 
| 2、汽车关键等部件技术 | 2.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| 
| 3、汽车电子技术 | 3.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| 
| 4、汽车零部件前端技术 | 4.机动车及发动机先进设计、制造和测试平台技术 | 
| 
 | 5.轨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技术 | 
| 
 | 
 | 
| 
 | (八)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| 
| 
 | 1.高技术船舶设计制造技术 | 
| 
 | 2.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| 
| 
 | 
 | 
| 
 | (九)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技术 | 
| 
 | 1.乐器制造技术 | 
| 
 | 2.印刷技术 |